涉嫌哄抬价格:经崇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初步核查,该商家所售蔬菜的进销差价率不符合《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涉嫌哄抬价格。法律依据:商家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项的规定,即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
违法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 根据该指导意见,在生产成本或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大幅度提高价格的就认定为违法。
处罚二:罚款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280元十斤蔬菜,并不是一个很渺小的数字。也许低收入家庭中的280元,足够他们生活一个月,可是商家却疫情期间,出售280元十公斤蔬菜。面对着不良商家的行为,相关部门必定会没收商家违法所得。除此之外,部分商家还面临着十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壹〗、关于封控期间团购哄抬物价一事,上海市监局做出了回应,说社区团购成为了风控期间市民生活物资保障的主要方式,它也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团购的价格,他们也发布了一些提示函,提示相关的组织者在开展社区团购的时候,必须要提供合理的价格,不得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贰〗、在上海市采取封控措施的情况下,许多居民不得不通过代购、团购保障生活。有不少配送员坚守岗位,坚持原价甚至免费配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配送员趁机收取高额跑腿费的行为,引发大量关注。网上有“顺丰同城骑士一天收入100675元”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刷屏。
〖叁〗、上海全市目前都处于封控状态。整体的物资配货都比较紧张,一些电商购物平台,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利用盲盒加价捆绑的销售行为,故意哄抬物价。恶意扰乱市场。对人们生活购物带来了不利影响,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整体平衡。
〖肆〗、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说,早在今年3月2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会同上海市发改委制定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疫情期间的进销差价率应不高于2022年3月19日(含当日)前7天内的最高进销差价率,否则属于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
〖壹〗、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对当事人严某也是进行了重罚,主要是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最终严某被罚款共计11,000元。严某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价格法》,同时也是违反了上海《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规定,所以当地的监管部门也是制发了《行政处罚的告知书》,同时对严某进行了罚款。
〖贰〗、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对当事人严某利用社区团购哄抬价格的行为,拟从重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计11000元。对于这件事情,我的个人感想。现在疫情期间,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团结起来,互帮互助,一些超市和便利店不能够趁机哄抬食品的价格。
〖叁〗、所以上海监管部门认为这名商家违反了价格法,而且在疫情期间还在故意哄抬物价,属于违法行为,所以会对其进行从重处罚。对这名男子违法所得的款项进行5倍的处理,所以共计罚款11,000元。
〖壹〗、运用虚报的或是让人误会的价钱方式,哄骗顾客或是别的经营者与其说交易的,市场监管部门将行政强制执行,没收违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5倍下列的处罚;没有非法所得的,处5多万元50万以内的处罚;情节恶劣的,勒令停产整顿,或是由市场监管部门吊销执照。
〖贰〗、上海世纪华联因收高额配送费哄抬价格被处违法所得5倍的顶格罚款。以下是具体情况:违规行为:上海世纪华联多家特许经营加盟店在外送销售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了某平台APP线上配送费的计算方式,将原有每单约15元的配送费用大幅调高至每单88元至188元不等。
〖叁〗、我认为应该对这些卖菜的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如果严重的话,可以对他们提起刑事诉讼。上海的社区工作人员在为风控区居民送菜的时候就被告知他们购买的一些蔬菜,很明显货不对版,不是缺斤少两,就是蔬菜的质量是非常差的,跟宣传有很大的差距。
〖肆〗、同一时间另外两名受害者李某和姚某也完成了下单,茜茜承诺第2天就会给大家配送,然而到了时间大家都没有收到蔬菜,再想去联系茜茜时,才发现群聊已解散。民众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马向当地公安反映,在大家配合提供线索的帮助下,民警很快锁定了嫌疑人,并且于4月11日将嫌疑人叶某抓捕归案。
而在整个团购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上海监管部门将会继续加强经营者价格行为监管执法,如果在发现社区团购中出现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将会依法进行查处,市民也可以通过12315或者12345进行举报,对举报内容属实的话,将从快从严处理。
〖壹〗、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就公布了一批价格违法的典型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严某在价格没有大幅变化的情况下更改蔬菜订单,在成本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最终被监管局勒令整改,并且拟对当事人从重处以违法所得5倍的罚款计11000元。
〖贰〗、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读,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案例主要是存在哄抬价格、不按照规定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价格欺诈等问题。市场监管局的处理面对这样不法商家,监管局对他们进行严肃处理。处罚金额从4500元到10万不等,同时还伴有行政处罚。同时监管局鼓励市民遇到不合理的价格,一定要及时拨打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叁〗、上海多家世纪华联因将配送费从15元涨到188元被市场监管局处罚。具体处罚情况及原因如下:处罚情况: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涉及此事的世纪华联多家特许经营加盟店进行了调查,并发现这些门店在商品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擅自调整了某平台APP线上配送费的计算方式。
〖肆〗、上海高岛屋超市因高价白菜被罚50万。具体情况如下:事件起因:近期,上海高岛屋超市因一颗白菜售价高达78元而引发社会关注。这一价格远高于市场价,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和舆论的质疑。
〖伍〗、上海市场监管局对汪某点以10万余元的顶格处罚,对高岛屋百货公司惩处50万余元的顶格处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陀螺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b6.cn/hydt/202508-3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