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汝藻的藏书成就也体现在《传书堂善本书目》和《密韵楼藏书集跋》中,藏书上盖有“孟苹鉴藏”、“密韵楼”、“公羊疏七卷之家”等印记。然而,战乱和商业失败迫使他不得不将藏书典押给浙江兴业银行,这些书最终大部分被潘宗周、刘体智、郑振铎等人购得,流入商务印书馆的“涵芬楼”,其中张元济编的《涵芬楼烬余书录》收录了不少蒋氏的藏书。
不屑于科举之学,笃志于坟典,精于版本、目录学,曾与叶昌炽谈论版本,明眼能辩某书为宋刻,某书为元椠,某书是某家所刻、某书是何人所校,如数家珍。曾仿莫友芝、江标所辑《持静斋书目》之体列,撰《清经籍志》,惜未成而卒。
另有《百兰山馆藏书目录》,著录图书3万余卷,善本书目《持静斋藏书纪要》由莫友芝代编并作序。因藏书管理不善,在晚年,藏书即开始散佚,去世后20余年,所藏书多由北京、上海书贾购去,部分归于李经迈、刘体智、顺德李文田、广州莫伯骥等藏书家手中。
蒋汝藻(1877—1954),字孟苹,号乐庵,吴兴(今湖州)南浔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曾任学部总务司郎中。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浙江军政府首任盐政局长及浙江省铁路公司董事长等职,后专习实业。
假如我为了要显得客观实在而令人信服,把一个藏书的主要部分和珍品向你们一一列数;假如我向你们陈述这些书的历史,甚至它们对一个作家的用处,我这不是太冒昧了吗?我本人至少有比这更明确、更不隐晦的意图:我真正关心的是让你们了解一个藏书家与他所藏书籍的关系,让你们了解收藏而不是书册的搜集。
就这样,这些年来,尽管我从来没有想到去主动收集精神病人的作品,竟然也积累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书籍,甚至都可以称之为变态图书馆(Library of Pathology)了。事实上,我原本都不知道有这些精神病人的作品存在。
”“6月5日,上午到单位,应儿子要求,去中关村图书大厦。大厦人很少,和儿子在四楼看书,有桌椅,窗外白杨婆娑,有些在图书馆看书的感觉。闲翻几册书,其中黄恽的《周氏兄弟》,颇多掌故和微意。” 夏天,疫情忽然紧张,加之天气太热,书店去的次数不多,书也不太想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陀螺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b6.cn/hydt/202508-46742.html